普特融合 讓特殊孩子不再“特殊”

來源:資興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曹裴媛 黃磊 編輯:何玉彬 2024-06-19 19:25:15
—分享—

“每個孩子我們都會根據(jù)他的那個評估結果,制定他們個人的IEP計劃,然后根據(jù)計劃來上課。像之前的話,如果不扶著他,他就往地上倒,現(xiàn)在這些行為都改善了很多,都基本上很少出現(xiàn)了。”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務主任鄭桂秀說。日前,記者在市特殊教育學校資源中心看到,特教老師正在對5歲的燦燦進行一對一的康復訓練。

燦燦去年從浙江轉(zhuǎn)回市立陽安幼兒園后,老師發(fā)現(xiàn)他行為異常、不愛與外界溝通。經(jīng)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對他進行了初步評估,郴州兒童醫(yī)院專業(yè)評估確診為兒童孤獨癥患者。由此,他每周二都會去做康復訓練。按照他的年齡階段,老師為他進行了個別化的教育評估,為他施行融合教育,并制定了認知、行為矯正、社交等IEP個別化教育訓練計劃,經(jīng)過近兩個月普校學習和特校專業(yè)個別化康復訓練,燦燦的行為、認知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近年來,我市將特殊教育融合發(fā)展納入到了各項事業(yè)統(tǒng)一籌劃中,建立健全了各項長效工作機制,在政策措施、經(jīng)費投入、硬件建設、師資培訓、教學教研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教育牽頭、部門聯(lián)動,合理分布、一人一案,合適教育、全面發(fā)展”的特殊教育融合發(fā)展資興特色。“平時我們就比較注重來引導這些孩子如何加強個人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我們通過一些班級活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個人認同感,讓他也從其他的同學身上汲取力量和智慧。” 市三完小融合教育資源教師石曉敬說。

我市逐漸構建了以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送教上門為補充,涵蓋學前教育到高中職業(yè)階段教育的特殊教育體系。資興市三完小現(xiàn)有學生2000多人,其中殘疾特殊學生19人,按照融合教育辦學要求,學校專門建設了一間67.3平方米的特殊教育資源教室,除了完成正常的課程安排,學校還會以小組的形式在這里為孩子們進行康復訓練。“我們建設了標準的資源教室,配備了相應的資源教師,每周會定期對孩子們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訓練。每學期會開展普特融合教育活動,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將來能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市三完小副校長李美玲說。

我市還在經(jīng)費保障、人員配備、陣地建設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創(chuàng)設了平等、包容、尊重的融合教育環(huán)境,全市共建設了1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5個資源教室,完善了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等支持機構,同時,還加強特殊教育融合教師培訓,每年舉辦1-2期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班,目前共為特殊教育儲備了700余名有專業(yè)培訓背景的融合教師。2023年,我市被認定為湖南省融合教育實驗區(qū),市三完小被認定為湖南省融合教育實驗校。“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提升融合教育水平,讓每一個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都‘有學上‘好上學‘上好學,都能享受公平、高質(zhì)量的教育服務,形成普特融合共贏成長的教育新樣態(tài)。”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袁志勇說。

來源:資興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曹裴媛 黃磊

編輯:何玉彬

三審:廖英武

本文鏈接:http://m.nttongqun.com/content/646840/53/14013564.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資興新聞網(wǎng)首頁